一、工具类组词:农耕智慧的具象化
- 基础农具
- 锄头:铁制长柄工具,刀身横装,用于翻土除草,有大小之分25。
- 耘锄:轻便型短柄锄,适用于精细除草69。
- 鹤嘴锄:尖端分叉的特殊锄,可破碎硬土7。
- 衍生工具词
- 锄杠(锄柄)、锄钩(连接锄头与木柄的铁钩)等配件名称,体现传统农具的模块化设计716。
二、动作类组词:田野劳作的诗意表达
- 农耕场景
- 锄地:翻松土壤;锄草:清除杂草;锄禾:源自古诗"锄禾日当午",特指禾苗田间管理101318。
- 开锄:春耕启动仪式;挂锄:农忙结束6。
- 抽象引申
- 锄奸:铲除通敌者;锄掊:根除腐败,凸显"锄"的肃清意象47。
三、文化类组词:成语中的精神符号
- 道德寓言
- 锄强扶弱:铲除强暴、扶助弱小,彰显侠义精神34。
- 诛锄异己:排除敌对势力,含历史批判色彩710。
- 哲学隐喻
- 焚芝锄蕙:比喻摧残贤良,典出《病梅馆记》对思想禁锢的抨击714。
:从农具到文化符号的跨越
"锄"字从冰冷的金属工具,演变为承载"勤耕正义"的文化载体11。无论是"锄禾日当午"的艰辛,还是"锄奸安民"的凛然,其组词脉络始终串联着华夏民族对土地的情怀与对公理的守望1517。掌握这些词汇,不仅是对汉字的认知,更是对农耕文明基因的解码。

锄的拼音和组词大全:正确写法、常用词汇及农耕工具解析
锄头的"锄"字拼音为 chú(第二声),是汉字文化中与农耕文明深度绑定的核心字符。其部首为"钅",总笔画达12画,繁体写作"鋤",既指松土除草的工具,亦蕴含"铲除"的动作意象58。在组词应用中,它衍生出三类典型结构:工具名称(如锄头、鹤嘴锄)、农耕行为(如锄草、锄地),以及文化成语(如锄强扶弱、诛锄异己)367。



相关问答